Entries by Janet Tsai

義大利Faccin捲圓機再獲台灣鋼鐵結構與離岸基礎大廠青睞

近年來,離岸風電投資者已開始將主戰場從歐洲轉往亞洲。台灣因憑藉綠色政策成為亞洲的風電投資重鎮之一,及時跟上了這波風向變化。 唯有設備齊全的台灣OEM大廠得以一展身手,從新的市場機會當中獲利。例如Faccin的合作夥伴榮聖機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從一開始就走在綠能和風電新興產業的最前線。拜多年前的成功合作所賜,兩公司結下緣分。榮聖機械工程除了重視這段合作關係,還看中Faccin設備和服務有口皆碑的高品質,因此添購第三台捲圓機時,再次選擇了Faccin。 榮聖公司老闆滿意地表示:「在15年前的2004年,我們與Faccin初次合作,購入HAV三軸式Variable Axis捲圓機,工作長度可達4000mm,頂輥直徑高達950mm。因此,全台灣最大台的捲圓機就在榮聖。我們後來還購買一台新款的4HEL四軸式Linear Guide捲圓機,工作長度6000mm,頂輥直徑750mm。無庸置疑地,Faccin的產品令我們十分滿意。」 Faccin超大型捲圓機功能強大 「考慮到台灣的風電商機大餅,我們二話不說,再次對Faccin投下信任票。原因是Faccin的機械設備品質優,在針對風電應用的捲圓機領域經驗老到。我們花錢將HAV三軸式和台灣最大的四軸機種做全面升級,使公司的靈活性和產能最大化。」 捲圓機搭配套裝組合,才有辦法每月處理數百個圓筒。比方說,創新性的Faccin「風機塔自動化系統」,旨在提供此類製程所需的可靠度、精度和自動化。 Faccin集團十分高興能在此介紹先進的4HEL四軸Linear Guide捲圓機及其風能應用的特色。 4HEL-40125的誕生來自於對客戶需求進行深入技術評估,以及研發部門在風電生產上的最新創新成果。 4HEL-40125捲圓機的主要特色如下: 寬度4000mm 頂輥直徑1300mm,總彎力超過5000噸 可換式頂輥直徑1050mm 側輥可調角度 攝影系統 最佳Faccin PGS-Ultra CNC控制器,附風電業捲圓數據 最佳Faccin RSM遠端服務管理功能 尖端Faccin風機塔自動化系統,包含頂支架、附夾具的側支架、Faccin智慧進料台 我們的高科技機械旨在將產能最大化,讓風機塔圓筒的廠商增加收益。這一切的實現有賴於精密快速的Faccin捲圓機,譬如4HEL-40125有助於減少風機塔裝配和焊接所需時間。這款機種體積大、結構可靠,能一年365天運作。而且,其CNC系統易於操作,不僅能自動處理捲圓機,也能處理搬運系統。 Faccin的第一要務是提高供應量和盡量縮短製程時間。我們持續提供安裝服務和訓練,目的是讓客戶學會使用,在日常工作中信心十足地獨立操作機器。 Faccin提供搭建陸上和離岸風機塔基礎所需圓筒 Faccin S.p.A. 公司簡介 耕耘兩百餘年,練就打造未來的本事。義大利Faccin S.p.A.集團兵多將廣,旗下的Faccin、Boldrini、Roundo等品牌在捲圓機、仿型彎板機和碟形端板領域首屈一指,提供最多樣化的高品質金屬成型設備。 Faccin很自豪能向歐美和亞洲大企業提供機器設備,為綠能發展貢獻一己之力。Faccin堅信風機塔產業未來發展性大,尤其在離岸風場這塊,功能強大的捲圓機更是不可或缺。歡迎造訪Faccin社群網站專頁,持續關注即將推出的風電專用大型機械設備。 資料來源: Offshore WIND, 資料連結 , 11/01/2019

三菱造船交付天然燃料供應系統為日本建造的第一艘以液態天然氣為燃料的運輸船

三菱重工集團旗下三菱造船已在橫濱交付第一個雙燃料船用主機用的液化天然燃料供應系統。這套系統將安裝於日本製造首艘液化天然氣燃料汽車專用載運船上,目前承造於新倉島豐橋造船公司。 燃料氣供應系統(FGSS)是利用液態天然氣及燃氣氣化處理技術,由三菱造船透過承造液態天然氣船(LNG)的長久經驗研發,並利用累積在主機廠測試船用主機的經驗,同時通過海事認證。 資料來源: mhi.com 燃料氣供應系統(FGSS)系統包括液態天然氣(LNG)燃料櫃、液態天然氣(LNG)燃氣供應元件和控制元件,並模組化。模組化可以優化貨艙空間並協助減少船廠安裝時間,同時符合船東操作需求,透過客製化控制系統支援安全操作等等。三菱造船也提供船廠相關船上處理燃氣的工程服務及技術支援。 燃料氣供應系統(FGSS)對於提升船舶有善環境有重大的貢獻,不僅僅能符合2020年硫化物排放規定,也能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二氧化碳(CO2)每趟運輸排放量)約40%,表現已超過國際海事組織於2025年新船能效設計指標(EEDI)第三階段的碳排減少量。 資料來源:mhi.com 與一般燃重油主機相比,船舶能減少約99%的硫化物排放量及約86%的氮化物排放量。此外也被日本環境跟國土部(Japan’s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Ministry of Land)採納做為原型計畫,透過替代燃料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 改變一般燃油船舶轉入液態天然氣(LNG)燃料船舶是其中能解決符合排放標準的方法之一。透過提供燃料氣供應系統(FGSS)及結合工程服務和技術支援於新造船和舊有船舶,三菱造船持續貢獻於經濟價值於船東和船員,增加船舶附加價值與減少環境負荷,持續推展於全球。 效能設計指標(EEDI)第三階段需求: 船舶效能規範基於2013重新修訂1997船舶汙染國際公約(MARPOL公約)。EEDI效能設計指標定義為每海浬運載1噸貨物所需之二氧化碳克數,其排放減少比率將逐漸提升。汽車載運船需要於2015年(第一階段)減少5%排放量,2020年(第二階段)減少15%排放量以及2025年(第三階段)減少30%排放量。     資料來源:MI News Network, , 12/25/2019

深入觀點:Lateral公司邁向未來的超級遊艇計畫

本次摩納哥遊艇展上分別有兩艘環境友善技術創新超級遊艇首度公開亮相,分別是由Sinot Yacht Design & Architecture公司開發的112米長氫動力Aqua遊艇,以及透過引進新技術框架:未來學的68米長電池動力技術平台Inception。英國工程公司Lateral Naval Architects已將其公司定位在朝向產業中真正可持續發展的尖端。 欲瞭解更多資訊,請閱讀《超級遊艇時報》。該報導詳述這間活力充沛的公司如何透過開發最新系統:技術就緒指數(TRL)來調整公司定位,推動造船以及產業整體創新。 由於今年的會展季節高度關注可永續性,以及為提高超級遊艇計畫生態信用所引進的眾多倡議,顯而易見的是該產業正處於變革時期,旨在為全球帶來正面影響。對於Lateral公司來說,當今的思維與下一代買家的信念、價值觀和想法存在著脫節的跡象,意即當今的思維過程很快就會過時。 無論是在政府層面或是個人層面,文化改變、法規和技術的突飛猛進都會帶來顛覆性變革的希望。根據Lateral公司的觀點,在超級遊艇產業中採用此項新技術(無論是材料、產品、製造方法和程序技術),有時進展會非常緩慢。 由於超級遊艇的開發主要以設計為中心,因此技術和工程僅是作為輔助之用。Lateral公司認為在新計畫開發中,最重要的乃是工程和造船不要再以設計為依歸,而是更積極地提供技術平台,讓技術成為最主要的面向。Lateral與荷蘭Sinot Yacht Design & Architecture公司合作開發的112米長氫動力超級遊艇Aqua更是證明了這一點。該遊艇的未來派設計能與可完全操作的液態氫,和Lateral公司耗時四個月所開發的燃料電池技術系統互相配合使用。 一般來說,輔助系統如AV、IT、HAVC和其他輔助服務的技術,與支撐基礎技術如材料、推進和能源系統相較之下,發展相對快速許多。誠如Lateral公司所述:「支撐許多遊艇骨架的技術傾向遵循既有的道路,我們更建議工程以及造船能在此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主動積極地為設計社群提供更具意義的創新,同時讓未來技術的結合更加簡單輕鬆。」 目前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將新技術結合到大型超級遊艇項目的基礎架構中。但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必須建立並保證最終結果的實用性,同時要兼顧最終用戶所有人的經驗。超級遊艇必須要堅固可靠,還要符合所有人對船隻的原始設想。 此外,採用新技術的同時,相關的風險也隨之而來。造船廠承擔這些風險的同時仍必須保有商業競爭力。正如Lateral公司所述,在某種程度上與直覺相反的發展中,迅速的發展步伐和不斷擴增的技術、推進力與能源建構為超級遊艇所有人、建造者和設計師提供了選擇悖論。這會導致傾向使用最簡單和熟悉的解決方案,同時將風險降至最低,更可能對產業中的工程創新產生侷限。 Lateral公司已開發出以技術就緒指數(TRL)方法為基礎的結構化系統。該系統可衡量遊艇產品或新技術的創新程度、技術成熟度和商業風險。在本系統中,TRL規模從TRL 0(藍天思考,或無分析事證或可行性的軼事概念)延伸至TRL 6 (透過增加法規或替代技術而過時的產物)。 曲線還能夠測量創新擴散(如圖所示)。此外更明確的指出,若要真正的進行創新,就必須有較高的風險偏好。正如Lateral公司所述:「由於產量相對較低且計畫周期較長,因此我們的產業並無足夠的流通量能以固定速度利用未來技術,確保能夠廣泛迅速地採用新技術和未經驗證的技術。」 步伐緩慢意味著無法快速緩解與新技術相關的技術與財務風險,而且週期會變得更加複雜。創新者與早期採用者則須承擔這些風險,並促進廣泛採用新技術。由於準備在產業內實行此點的「創新者相對較少」,Lateral公司正推動一個方法,其中引人注目的技術敘述與深思熟慮的風險評估,為未來即將成為創新者的所有人提供了更吸引人的主張。 透過這種方式,Lateral公司支持工程與造船一事,成了新超級遊艇計畫開發中的主要話題。透過工程、造船與超級遊艇設計通力合作,超級遊艇產業能夠迎頭面對全球挑戰,讓下一代超級遊艇所有人優先考慮相關面向,並在此過程中帶來別具意義的創新。 瞭解關於Lateral公司的更多相關資訊、新計畫以及未來學的相關工作,請透過底下詳細資訊與公司聯繫。 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請參考Lateral公司網站的Lateral電子報《白皮書》。   資料來源: [1]SUPERYACHT Times, Georgia Tindale, 12/30/2019

FY109產學研合作分包研究計畫公告

  序 計畫名稱 對象 執行單位 分機 1. 影像式水上物件偵測技術與光學雷達掃瞄資料融合 國內學業 曾俊舜 711 *相關資料: 附件一:分包研究計畫說明 附件二:109年度分包研究計畫申請意願表 附件三:109年度分包研究計畫計畫書 附件四:分包研究計畫經費編列標準注意事項   聯絡方式: 案管窗口:張歆甜 小姐 電 話:(02)2808-5899分機959 傳 真:(02)2808-5866 地 址:新北市淡水區中正東路2段27號14樓 Email:pinkbellok@gmail.com

第129次 OECD 造船工作小組會議

第129次WP6工作造船小組會議分成研討會及會議,研討會於2019年12月12日舉行;正式的會議於12日13日舉辦。兩天於巴黎OECD總部的會議,皆由挪威常駐 OECD 主席– Mr. Per Egil Selvaag 大使主持,簡短致詞歡迎會員國以及非會員國代表參加此次研討會,隨即展開WP6 第129次之會議。 OECD 造船工作小組研討會 第一日研討會邀請包含產官學研界15位代表分成3節會議來著重討論海事裝備產業,並於發表後歡迎各國代表就海事裝備產業之發展趨勢與挑戰進行交流討論。各節討論內容如下: (一)海事裝備產業:市場和政策發展及其在造船業的潛在效應 海事裝備產業又分成海事設備的總覽跟海事裝備產業的挑戰與政策對策等2小節探討。海事設備的總覽旨在了解全球海事設備的市場狀況和特點以及海事裝備產業如何影響造船業。邀請OECD秘書、造船廠與海事設備協會(SEA Europe)、平衡技術諮詢(BALance Technology Consulting)發表相關議題簡報。海事裝備產業的挑戰與政策對策旨在確定全球海事裝備產業的主要挑戰,且分析可能的政策作用,以應對全球海事設備永續發展的挑戰。受邀的簡報機構包含造船廠與海事設備協會(SEA Europe)、強制技術轉讓(FTT)、巴黎的商學院(EMLV Business School)、瓦錫蘭(Wärtsilä)等。 (二)船舶金融:造船業和海事裝備產業的趨勢與挑戰 本節的會議旨在討論船舶金融市場並了解其主要挑戰,邀請來自全球領導的船舶經紀商Barry Rogliano Salles、挪威出口信貸機構GIEK、義大利信貸機構SACE及韓國信貸機構K-SURE代表發表簡報並相互討論。 (三)展望:造船業的中長期前景和挑戰 本節會議旨在了解市場和政策發展以及WP6和非WP6成員國的造船業所面臨的新興挑戰。邀請發表公司包含海事策略國際有限公司(MSI)、歐洲海洋市場監測與貿易的工作小組(SEA Europe Market Monitoring and Trade Working Group) 、活躍造船專家聯合會(ASEF)及海事顧問(P&P Marine Consultants)。 OECD 造船工作小組會議 第二日的正式會議,由挪威主席帶領OECD秘書處成員,還包含來自日本、韓國、歐盟、芬蘭、丹麥、羅馬尼亞等國家代表參與。會議首先,各國會代表一致通過認可本次會議議程與WP6第128次會議結論與摘要紀錄。會議共進行下列議題並相互討論: 新造船法令規章工具探討(Exploration of a new Shipbuilding Instrument) 船舶出口信貸瞭解書-最新發展(Export credits for ships-SSU latest development) 船舶政策發展(Policy developments) 各國政府之補貼及其他支持措施之資料庫 ( […]

加拿大第二艘北極巡邏艦下水

2019年11月10日,加拿大皇家海軍未來的第二艘北極海面巡邏艦(AOPS)「Margaret Brooke」號,在哈利法克斯(Halifax)船廠正式下水。103米長的「Margaret Brooke」號目前停泊在哈利法克斯船廠碼頭邊,繼續為試航做準備,預計2020年底正式移交加拿大皇家海軍使用。 「Margaret Brooke」號將作為主導艦編入AOPS艦隊。同時,停泊在同船廠的「Harry DeWolf」號到了建造最後階段,準備於11月底進行首次船廠試航。加國第三、第四艘北極巡邏艦「Max Bernay」號和「William Hall」號也正處於建造階段。「Max Bernay」號前兩段主要船體預計於2020年春先移出船廠。 加拿大國家造船戰略旨在汰換皇家海軍(RCN)和海岸警衛隊(CCG)現有水面艦隊。今後幾十年,哈利法克斯船廠將為皇家海軍建造6艘北極巡邏艦和15艘水面戰艦,為海岸警衛隊建造2艘北極巡邏艦。北極海面巡邏艦能在包括北極在內的加拿大水域進行武力部署和監視​​行動,並且有能力參與國際行動,如人道救援、緊急應變救護、反走私、反海盜、國際維安任務。 AOPS功能: 整合式艦橋導航系統;多功能操作空間;BAE MK38艦炮;封閉式艏樓甲板;直升機停機坪;貨物與酬載管理;車輛艙;柴油/電力推進系統(兩組4.5MW主推進感應馬達,四組3.6MVA發電機);伸縮式鰭板穩定器;多用途救難艇;艏側推力器。 資料來源: The  Maritime Executive,11/11/2019。

IMO 常見問題

2020年全球限硫令 2020年1月1日起,IMO對排放管制區外的船舶,實施燃油含硫量 0.50% m/m 的限制。此舉將大幅降低船舶的氧化硫排放量,並為全世界帶來重大的健康和環境效益,尤其是港口和沿海地帶居民。 何時通過IMO船舶空氣污染管制法規? IMO從1960年代開始致力於減少航運對環境的有害影響,並在1997年通過「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則VI,以解決船舶造成的空氣污染。 MARPOL附則VI「防止船舶空氣污染規則」旨在管制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臭氧層破壞物質(ODS),揮發性有機物(VOC)、船上焚化等空氣污染物,及其製造的地方和全球空氣污染、人類健康和環境問題。 附則VI自2005年5月19日起實施,並在2008年10月的修訂中增添相關規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實施。限硫法規限制了全球的船舶燃油含硫量,並且在排放管制區實施更嚴格的限制。附則VI自2010年以來經過了進一步修訂,包括新增排放管制區。IMO的節能規定則在2013年上路。 法規對硫化物實施的限制是什麼? 直至2019年12月31日,在排放管制區以外航行的船舶,仍需遵守規定的3.50% m/m限制。0.50% m/m限制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可否變更實施日期? 否。MARPOL公約訂定的實施日期,只能透過MARPOL附則VI的後續修訂來變更。這需要作為附則VI締約國的成員國對修正案提案,再由MEPC評閱通過。MARPOL修正案必須在通過的至少六個月前評閱。通過之後,實施日必須排在至少十六個月後。根據2016年10月締約國會議之決定,MARPOL附則VI將於2020年起實施。 可否延後實施日期? 否。按照法律,2020年1月1日的實施日期已無法再行變更。任何後續修改日期皆無法在2020年1月1日之前公告實施。不過, IMO成員國將在IMO相關技術機構處理與確保限硫令統一實施有關的任何問題。 IMO是何時決定2020年1月1日作為實施日期? 這個日期於2008年通過法規決定的,不過另有一項規定要求IMO審查船用低硫燃油可用性,以協助IMO成員國確定新的全球限硫令是否於2020年1月1日起實施,或延至2025年1月1日起才實施。點此可下載「燃油可用性評估」研究。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2016年10月於第70屆會議(MEPC 70)中達成決議,2020年1月1日起將實施0.50%的含硫量限制。 新的限硫令對船舶有什麼規定? 新限硫令規定船舶須使用含硫量不超過0.50% m/m的燃油,而現行的含硫量限制為3.50%,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船用燃油」之定義為包括用於主機、輔機和鍋爐之燃油。涉及船舶安全或海上救援,或是船舶或其設備受損的情況,則適用豁免規定。豁免規定同樣適用於船舶進行減排和控制技術和引擎設計的開發測試,須經主管機關(船旗國)核發特別許可。 船舶如何達到較低的的限硫標準要求? 船舶可使用合格低硫燃油來達到標準。天然氣在燃燒時僅產生微量硫氧化物,並且已得到IMO在2015年通過的「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之認可。也因如此,越來越多船舶開始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另一種替代燃料是甲醇,可用於短程航行。 船舶亦可使用合格的等效裝置降低硫排放量,譬如利用廢氣清潔系統或「洗滌器」將尚未排放至空氣中的物質預先「清潔」。等效裝置須經船舶主管機關(船旗國)核准使用。 新的全球限硫令生實施後會採取哪些管制措施? 採用船用燃油者須取得燃油交付單,註明所加燃油的含硫量。管制檢查員可對船舶執行抽樣檢查。船舶須獲得由其船旗國簽發的國際防止空氣污染(IAPP)認證,其上載明該船如燃油交付單所示使用合格低硫燃油,或是使用合格的等效裝置。港口國和沿海國可透過管制檢查船舶燃油是否合格,亦可採取排放狀況空中監測作業等監控措施和其他技術來辨識違規船舶。 違反限硫令將受到哪些處罰? MARPOL個別締約國作為船旗國和港口國自行訂定處罰機制。處罰金額由締約國自行訂之,並非由IMO規定。 IMO已經或正在制定其他哪些措施來促進限硫令統一實施? 這屬於船旗國和港口/沿海國主管機關的職責範圍。其重要優先項目是統一有效地實施2020年0.50% m/m含硫量限制。 IMO污染防治與應變分委會(PPR)持續在制定指南確保0.50% m/m含硫量限制能夠統一實施。 2018年10月,MEPC批准2020年船舶實施規劃指南,作為IMO「統一實施MARPOL附則VI燃油硫含量限制指南」一部分,2020年1月1日起實施。點此下載MEPC.1/Circ.878。 船舶實施規劃指南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風險評估和緩解計畫(新燃料的影響) 燃油系統改造和油箱清潔(如有需要) 燃油容量和隔離能力 採購合規燃料 燃油換油計畫(殘餘傳統燃油更換為含硫量0.50%低硫燃油) 文件和報告。 污染防治與應變分委會已替2019年5月第74屆會議(MEPC 74)通過的「統一實施MARPOL附則VI0.50%含硫量限制指南」擬定草案和其他相關指南。這些新版文件面面俱到,有助於業者和主管機關有效地統一實施0.50%含硫量限制。點此進一步了解。 IMO正在或已經配合0.50%含硫量限制採取哪些措施? IMO已通過MARPOL修正案,禁止未安裝廢氣清潔系統(「洗滌器」)的船舶使用不合格燃料作為推進或船舶運轉的動力。點此進一步了解。污染防治與應變分委會還擬定了MARPOL附則VI的後續修正草案,送交第74屆會議(MEPC 74)批准。其中包括燃油抽樣檢驗的相關修訂。透過污染防治與應變分委會向MEPC所做報告,IMO成員國將就此達成決議。 IMO目前如何確保合格燃油穩定供應? 此項工作屬於MARPOL附則VI締約國的責任範圍。MEPC在2016年10月的決議中確定2020年1月1日為實施日(與0.50%限制實施日距離三年以上),部分原因是要讓成員國和業者有充分時間做好準備。MARPOL附則VI第18條規定了燃油的可用性及品質。在燃油可用性方面,該條規定「各締約國應採取一切合理措施促進符合本附則規定之燃油提供,並將其港口和裝卸站之合格燃油供應狀況通報本組織」。此外,當船舶出示合格燃油短缺證據,締約國應按規定通報IMO。 您可至IMO提供一般民眾免費註冊使用的「全球綜合航運資訊系統」(GISIS),查看合格燃油供應中斷等訊息公告。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73次會議(MEPC 73)敦促MARPOL附則VI締約國依MARPOL附則VI第18.1條之規定,於2020年1月1日前提早透過IMO「全球綜合航運資訊系統」(GISIS)模組,將其港口和裝卸站的合格燃油供應狀況通報本組織。 IMO如何確保燃油品質? […]

ERP締造數位船廠成功關鍵

  數位船廠的崛起,對大牌船廠而言前景可期。數位船廠將員工、碼頭、工具和供應鏈相互串連,比傳統造船環境更能提供優質的資訊共享,提升實質效率。 船廠的企業資源規劃(ERP)軟體,必須比傳統ERP和生命週期管理(PLM)軟體有更上一層的表現,以確保其PLM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能滿足造船業的特殊要求,並妥善管理造船專案各階段達成盈利目標。IFS全球工程建築基礎設施行業總監Kenny Ingram指出,數位船廠成功有賴於以下幾大重點的實行: 建造大型船舶時,以統一的方法管理所有資料,方能妥善進行PLM。這代表PLM的思考必須以ERP紀錄系統為主要載體。最佳的PLM軟體,一般首先著重電腦輔助設計(CAD)和3D建模,但用於處理船舶生命週期仍稍嫌不足。PLM必須能擴展至製造、採購、測試、大修、改裝、維護,修理和除役等方面。 為求面面俱到,數位船廠需配備完善的專案和資產中心式ERP系統。所有資料的主記錄存放於其中,用於進行完成造船專案所需的材料和組件採購、製造、人員聘用以及設備租賃,並在船廠額外提供維護、修理和大修(MRO)服務時派上用場。 一、前期資料不容輕忽 為使整個造船營運受益於數位化,業者在配備PLM軟體之外,亦須以單一軟體應用程式處理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關鍵階段。有鑑於造船業本質上以造船專案為中心,加上價值鏈當中有設計和採購等特殊步驟,實行可說是困難重重。 由於簽約、評估和招標等工作極其複雜、曠日費時且至關重要,因此ERP的前期資料處理,必須在設計展開前及早進行。在這些階段中加入企業應用的一切資訊,應交接至後續階段。正因此一過程牽涉CRM、PLM和製造等獨立系統用戶間的來回互動,更應避免發生重複做白工或溝通不良等狀況。 前期資料務必要交接至造船契約階段。簽約表示造船專案正式啟動,合約中載明應遵守的使用者需求和後續步驟,包括船舶的規格或功能要求,以及實獲值管理(EVM)或按進度付款。企業軟體必須全面顧及這些步驟,以免業者從一開始就吃虧。 二、設計變更的即時溝通至關重要 業者在尋找買方並敲定契約的過程中,必須藉由這些前期步驟告知船舶的工程與設計。在ERP當中,起始於設計階段的契約管理功能極其關鍵,能確保船廠按約定的條件交船。設計是反覆修改的過程,因此設計一有任何變更,都要立即從設計工具告知其他合約當事人。 若為長前置期的訂造項目,採購工作可能在最初的設計階段便已開始。當設計出現變更,規格可能跟著變,採購人員必須立即修改已交給供應商和承包商的訂單。如果缺乏即時溝通工具,這些長前置期項目可能拖延造船進度而導致違約,最起碼會因重工和急件費增加實際支出。   三、處理關鍵的財務和營運問題 每個造船專案都分為「財務管理」和「營運」兩方面。其ERP系統須同時包含成本分解結構(CBS)和工作分解結構(WBS)。CBS對專案成本和營收進行分層,能在任一層級管理預算或每月預測。此外,專案財務控制需要管理現金、契約/變更管理、專案會計、風險與機會、按進度付款。WBS則屬於營運面的結構,旨在呈現工作內容與時間分布,確保工作進度與契約要求一致。 目前大多業者是Excel重度使用者,並未採用以專案為主的ERP解決方案。整合度不足則無法調和WBS和CBS,成為了轉型為數位船廠的絆腳石。諸如哪些專案階段已完成,在不同進度各有哪些款項入帳,以及專案未來是盈是虧,都是關鍵問題所在。業者若缺乏一套全面整合的專案導向ERP系統,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屢見不鮮。 四、全面性管理造船專案 ERP系統必須將造船專案的營運和財務面做整合管理,以利船廠以小時為單位追蹤完工尚需成本估計值(ETC),得出完工所需的預估時數和金額。ERP亦須以小時為單位,估計出專案的完工成本預估值(EAC)。 然而,為了將ETC和EAC交代清楚,造船契約本身、專案管理和不同的成本動因(cost drivers)都必須納入ERP中。成本動因包括材料採購、設備租賃、內部設備利用費,以及專案全程用去的承包商和員工工時。 為了履行契約義務並可靠地滿足客戶需求,ERP亦須顧及順利交船所仰賴的不同後勤要素。船廠需具備強大庫存能力,以確保專案不因缺貨而超出時程,使營收和客戶體驗打了折扣。 設備的可用性和就緒狀態,對於業者是否能如期交船影響甚鉅。高架式起重機、焊接機器人和手工焊接等自有設備,甚至是乾船塢本身的維護和可靠性,也是 ERP必須顧及的。許多船廠設備早已超過年限,因此嵌入式企業資產管理(EAM)和維護能力至關重要。 五、與市場同步進化 船廠看得到ERP好在哪裡,但需要能幫助其適應變化的系統。這些變化可能圍繞著造船專案運用的技術,不過專案中所包含的技術越來越多,且發展的更加快速。 現今船舶日益複雜化,可能包含用於驅動狀態、預防性和預測性維修的物聯網 (IoT)元素。這代表船廠該思考如何將感應器資料納入資產生命週期服務計畫當中。在船舶生命週期中,物聯網資料以及維護、改裝期間的規格變動,皆應存入資產的數位模擬分身中,以便所有者掌握完整資訊,從投資中獲得最佳效益。 勞斯萊斯、通用電氣(GE)和漢威聯合(Honeywell)等廠商,以及美國海軍等客戶,也都努力朝無人船目標邁進,可望於2028年實現。IBM則號稱將在2025年推出無人船智慧港口,具備雲端和物聯網功能。 六、適應新技術,面對新挑戰 造船廠將面對日益嚴峻的競爭環境。舉例來說,東南亞製造越來越多散貨船之類的船舶。中東國家則致力於生產油輪,將更多石油相關的資本計畫拉回國內。 不過,遊輪等產品類別也有活躍跡象。製造這類船舶得下更多功夫揣摩消費心理,還需要更多創新和新穎設施,在義大利、德國、挪威和美國等高所得國家的市場,最有機會闖出一片天。 ERP軟體的作用是讓船廠放心管理日益複雜的造船專案,遵循客戶對付款和專案控制的要求,並滿足新興科技和經濟趨勢所帶來的需求。選對ERP系統,有利於業者挑中最佳的營收機會,依專案的創新和品質來決定是否參與標案,而非被價格牽著鼻子走。     資料來源: Maritime Executive,11/10/2019  

海軍集團為法國建造了第一艘防衛護衛艦

2019年10月24日在海軍集團基地舉行第一艘防衛護衛艦(FDI)剪綵儀式。儀式在武裝部隊部長(Florence Parly)、法國武裝部隊首長(DGA)、法國國防部長(JoëlBarre)、法國海軍參謀長(Christophe Prazuck)、希臘海軍(Nikolaos Tsounis),許多法國官員和外國代表團以及海軍集團首席執行官(HervéGuillou)的陪同下舉行。 海軍集團負責人(Sylvain Perrier)在這次活動中宣布:今天我們成功完成最初的研究和開發階段,我們為達到這第一個工業里程碑感到自豪。這是首次重大計劃的儀式,DGA將負責管理主要合同,以造福法國海軍。按照法國軍費(LPM)的計劃,這將使法國海軍增加15艘一流的護衛艦,由於這項計劃,海軍集團還將繼續發展其國際影響力。   4,500噸級護衛艦 FDI是一艘排水量為4,500噸級的遠洋船。它具有多功能性和韌性,適用在任何類型的戰爭: 反水面、反空、反潛,並允許特種部隊投射。  FDI具有精良的裝備( Exocet MM40 B3C反水面導彈、Aster 15/30反空導彈、MU90反潛魚雷、火砲 ),並能夠同時搭載直升機和無人飛行器(UAV)。它還可以透過他們的兩艘突擊隊艇接受特種部隊的支援。FDI將是法國第一艘利用船舶數據中心對抗網絡威脅的護衛艦。FDI引入了專用於非對稱威脅戰的系統,與操作台不同,它位於駕駛台的後方,可以對抗空中和水面威脅,例如微型無人機。 FDI在一個緊密的平台上收集了法國最好的技術。它是一艘強大且創新的護衛艦,適用於應對不斷變化的威脅。 海軍集團基於FREMM計劃的經驗還有受益於法國海軍的作戰反饋,於是有了FDI的設計和生產。 FDI主要數據: 排水量:4,500噸級 長度:122米 橫梁:18米 最大船速:27節 住宿:125 + 28名乘客 大規模的工業合作,特別是動員了海軍集團基地(Lorient) 法國國防軍指示(DGA)已於2017年4月訂購了五艘防禦護衛艦(FDI),以造福法國海軍。 這建造工程將耗費海軍集團團隊大約一百萬小時。此外,它為供應商和分包商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為Lorient當地就業做出了貢獻,也為海軍集團的其他站點提供了專門知識。 工業關鍵數據: -海軍集團 Lorient工廠每單位100萬小時的生產工作 該計劃的概念和開發100萬小時 400個分包商 每個FDI需使用20公里的管道和300公里的電纜 更多出口機會   未來的護衛艦目標是國際需求的中間噸位船。由於其模塊化,可以根據明確的需求將船配置成執行各種任務。因此,海軍集團一方面建議使用2,500噸的Gowind輕型巡洋艦,另一方面是6,000噸的FREMM,現在是FDI。因此海軍集團提出了一份完整的報價,以提供全副武裝的軍艦。   希臘國防部長(Nicolaos Panagiotopoulos)和法國武裝部隊部長(Florence Parly)於2019年10月10日簽署了合約。這將使兩國之間有密切的戰略合作和對話,以便為希臘海軍的需求帶來最佳答案。   資料來源: NAVAL GROUP,10/24/2019

恭賀!船舶中心榮獲搶鮮大賽法人成效獎-優等!

搶鮮大賽小簡介: 此活動為經濟部技術處主辦,期望透過競賽的方式,以科專成果為根基,注入年輕學子活潑多面向的創意,透過業界投入與參與,一起發掘創意、引導創新、激勵創業,讓科專成果更多元化及具體落實,並挖掘學界研發人才資源,導入業界能量與市場眼光,發揮異界結合綜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並培育新興產業能量。 法人績效評選: 法人單位提供科專成果技術供學生創意發想,技術被參賽者採用之次數及技術被參賽者採用且獲獎之綜合評比後,依級距(共三個級距)頒發名次及獎勵(特優1名、優等2名)。 船舶中心提供之技術如下: 創意發想類:自動駕駛船舶循跡自航控制技術 (技術介紹) 創新實作類: 直流微電網電力品質控制技術(技術介紹) 本次使用中心提供之技術參賽隊伍數量: 創意發想類3隊、創新實作類3隊 學生競賽: 本次活動共吸引約200支隊伍報名參賽。 競賽獎金共計113萬元,Side-events 獎金與獎品2萬元(現場活動獎金)。 如學生使用中心科專成果參與競賽並得獎者,中心加碼獎金2萬元。   學生得獎團隊(季軍):Ocean Cleaners 作品名稱:自主式水面清潔船隊 使用技術:自動駕駛船舶循跡自航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