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ies by Janet Tsai

沃旭在台中港舉行大彰化1 和2a號離岸風場運維中心的動土儀式

大彰化離岸風場運維中心計劃於2022年及以後運營,是沃旭在台灣和整個亞太地區投資建設的同類基地中的第一個。開發商表示,一旦建成,它將成為台灣最大的運維基地。目前沃旭已與亞新工程顧問公司、同凱科技簽訂合同,負責運維中心的設計和建造。 沃旭亞太董事長Matthias Bausenwein表示「運維中心很好地展現,沃旭通過建設風電廠和提高本地的運維能力來對台灣做出長期承諾,此基地不僅能夠長期滿足風場的營運需求,而且能夠在台灣建立起完整的離岸風電供應鏈。」 建立沃旭在亞太的第一個運維基地的投資再次將台灣置於亞太地區的離岸風電產業擴張的最前沿,其服務範圍將會涵蓋風電場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 一、 綠建築設計 大彰化離岸風場運維中心功能將與沃旭在歐洲的運維設施相同,並通過採用環境保護方案來考慮當地的天氣潛力,例如雨水的回收、本地環保材料的最大利用、太陽能電池,以及設置電動汽機車的充電站等。該設施將獲得LEED認證的金獎,使其成為沃旭亞太地區的旗艦運維中心。 台灣沃旭總經理Christy Wang表示「我們投入資金在台灣建立自己的運維基地,就是對於政府的產業本地化要求的超前佈署上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表示「我們與當地公司合作進行運維中心的設計和建設將刺激運維相關業務的增長,並在運維中心的建設階段為我們的承包商和供應商創造台灣本地直接和間接的優質就業機會。」 總發電量900 MW的大彰化1號和2a號離岸風場將配備111台西門子歌美颯8 MW風機,這些風機將安裝於距離沿岸35~50公里的套筒式基座上。風電場計畫於2022年投入使用。 資料來源: 沃旭能源 聯合報

9/24-26 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一年一度的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於109年9月24-26日於世貿中心一館展場盛大開幕! 船舶中心本次也同樣受邀參加,將在創新領航館-“國防產業生態系”場中與大家見面,會場中將展示: 1.沱江後續艦模型 協助海軍研發具雷達匿蹤功能的穿浪型雙體船型巡邏艦,精進沱江原型艦設計,提升滿儎船速、增加航行穩定性、精進主機效能、改善機艙操作,強化防空等,現由龍德造船負責承造,預計將於2021年交船。 2.船舶電力管理系統/電力品質控制技術 船舶電力管理系統(PMS),是結合設備DC DROOP原理為控制基礎,設定不同轉換器輸出輸入功率門檻閥值,以達到均流控制誤差小於10%之目標。藉由電流方向控制達成主動式負載分配,避免DC匯流排發生過電壓(OV)與欠電壓(UV)現象,而控制輸出電流之精確度可確保船舶電網之直流電壓與電力品質穩定。 本技術多次受到長官及業界肯定,並獲得多項獎項: 108年度科專成果場域應用獎-場域擴散類 109年度法人科專成果-「優良計畫獎」 3. AQUASENSE33實體船 國際知名連鎖渡假飯店集團在展開亞洲布局後,針對新型觀光休閒型態,請大舟設計開發AQUASENSE33 HYBRID,船舶中心負責複合動力系統關鍵技術整合,以服務客戶往來群島間的水上交通,或作為接駁貴賓至遊艇停泊錨地或船主自行駕駛,AQUASENSE33兼具時尚、低噪音、低震動等環保特性。 歡迎各界先進好夥伴以及各位朋友到世貿中心觀展,並到船舶中心攤位與我們見面!

推進系統與螺槳轂結構

船舶航行所倚賴的推進系統非常複雜,通常靠產生大量推力的方式驅動船舶。平均而言,大多數遠洋船舶在滿載狀態下,可達10萬至50萬總載重噸(DWT),而小型船隻和遊艇則保持在1萬總載重噸以下。因此,推進系統必須配合各種船舶的重量和類型。 船舶推進系統的工作原理遵循著牛頓第三定律,即「每個動作必定會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在每艘船的尾端,流體質量會從螺旋槳葉片向後(朝船尾方向)急速噴出,從而產生了方向朝前的反作用力,推動船舶前進。在船舶尾端水線下方一般裝有二至三個大型螺旋槳,藉此提供主推力。每個螺旋槳組通常有3至6個葉片,取決於船舶的類型和尺寸。葉片數量通常多多益善,因為這樣可以减少「空蝕」(cavitation)現象所造成的影響。 一、 何謂「空蝕」? 簡單來說,空蝕指葉片邊緣周圍的水瞬間汽化,由動壓差所造成。這種壓力差則來自葉片後緣的高速運動,造成葉片表面上的水粒子充滿能量。汽化會產生凹痕,加快葉片磨損。當流體質量被推到船舶後方時,汽化也會快速消耗其中的能量,因此即使以最高速行駛,船舶速度也會因此降低。為了減少高速螺旋槳運動時所產生的空蝕效應,可將轉速降低,同時增加葉片數量。因此,系統的速度雖然較低,但大量葉片仍可產生足夠的流體推力,從而使船舶向前行駛。空蝕也會影響螺槳轂,並導致所設計的結構損壞。這可能導致船隻在人員操縱和轉向時,出現不可預測的反應。 船尾螺旋槳組的運動,使用了船體內部大型船舶柴油引擎所提供的動力。大多數船舶在每個推進組上會使用1至2具船舶引擎。柴油引擎以交替膨脹和壓縮循環模式,進行兩行程或四行程的工作。引擎內部的活塞汽缸受力進行振盪運動,而對連接至引擎的曲軸提供動力。曲軸則可提供驅動船隻用的驅動扭矩。 然而,曲軸和船舶螺旋槳轉軸的旋轉運動,又是如何傳遞到船尾末端的葉片上呢?這就是螺槳轂派上用場的時刻。 引擎會將扭矩傳遞到船舶螺旋槳轉軸,再由螺旋槳轉軸將旋轉運動傳遞至所謂的螺槳轂結構上。螺槳轂會透過外殼旋轉,進而提供動力給螺旋槳葉片。螺槳轂是位於船體外部的重要組件,連接螺旋槳葉片。當螺槳轂旋轉時,葉片也會受力在水中轉動。為了傳遞扭矩,螺槳轂穿過艉軸管和周圍的軸承而連接到船舶轉軸上。必須做特殊防備,以確保完全不進水,且不讓必要的流體外漏,例如油和液壓油。 二、 螺槳轂的設計、製造與功能 無論螺旋槳轉軸以何種方式穿出船體,都需要螺槳轂。目前有三種主要的穿出類型: • 軸轂 • P型支架固定座,以及 • 支架固定座。 軸轂係指將螺槳轂對準艉軸管口而裝配的配置,如此一來,船舶轉軸幾乎整個都在船體內部。 另一方面,建置A型支架和P型支架固定座,是為了懸掛位於艉軸管後方的船身附屬物。與平艉相比,它們在巡洋艦類的船尾上更為常見。船舶轉軸穿過艉軸管,然後穿過由P型或A型支架固定座所支撐起來的支架。轉軸通常延伸至螺槳轂處的支架後方為止。 在不同的配置之間進行選擇時,具體取決於船舶的類型和轉軸露出量的限制。然而,螺槳轂必須根據配置而作適當的建置。在軸轂中,螺槳轂有部分露出而處於外部流體中。因此,它必須在內部做好防水處理,並使用特殊的軸封系統,以防止任何流體通過螺槳轂。此外,螺槳轂必須處於良好的潤滑狀態,以減少艉軸管內的摩擦。對於P型和A型支架的配置,整個螺槳轂都外露在水中。 由於螺旋槳轉軸的延伸長度、振動和懸垂力都將作用在螺槳轂上。因此,必須進行適當的建置,以承受巨大的振動衝擊。至於防水處理,只需防止流體進入內部機構。   根據螺槳轂和葉片的配置,螺旋槳有兩種主要類型: •整體式螺旋槳,以及 •組合式螺旋槳。 如果將螺旋槳葉片與螺槳轂直接做成一體,則該設計稱為整體式螺旋槳。另一方面,如果將葉片用螺栓固定在螺槳轂上,則稱為組合式螺旋槳。根據船舶類型與分類,各種類型都有其優缺點。與其他類型相比,整體式螺旋槳的製造時間更短,因為葉片和螺槳轂是在一次作業中鑄造而成。結合葉片和螺槳轂時,可將葉片鑄造在一起,或將葉片單獨銲接。由於接頭是整個結構中最脆弱的部分,通常不建議進行鎔銲作業,即便它們會面臨最大的反作用力。 另一方面,鑄造整個螺旋槳組需要很多專業知識。該如何選擇最佳方案,應取決於使用類型和螺旋槳組可能遇到的力量限制。雖然製造整體式螺旋槳所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少,但在第一次作業中必須鑄造成功,否則可能會導致專案延誤。此外,以適當的方式鑄造出大型螺旋槳,需要高階技術與專業知識,所以成本較高。 在組合式螺旋槳組中,葉片與螺槳轂分開,必須用螺栓固定到位。使用專用緊固件來固定接頭,並經過防水處理,以防止流體匯集在螺槳轂內部。 使用組合式螺旋槳的優點是不需要完全拆卸整個組件,只需移除目標區域。例如,如果單一葉片需要維護,僅需將這只葉片拆下。 另一方面,如果是整體式螺旋槳,則必須整組拆下。有別於銲接製造的整體式螺旋槳,組合式螺旋槳不會將葉片銲接在螺槳轂上,而是以螺栓固定。透過使用適當的緊固件,可稍微增加對振動和其他操作衝擊的抵抗力。然而,如果振動超過操作極限,則緊固件鬆脫的可能性會增加。 使用組合式螺槳轂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改變葉片的螺距角,可涵蓋到各種推力。這通常被稱為變距螺旋槳(VPP),在最後一節中將作詳細介紹。螺槳轂在VPP中扮演了主要角色,因為它裝有不可或缺的機具。 鑄造螺槳轂的材料首推適用於大型船舶的銅和青銅合金。小型船舶可能使用鋁、青銅和鎳合金。選擇青銅和銅是因為它們對於生鏽和腐蝕的承受度高,並具有出色的強度和耐用性。 選擇鋁則是因為它非常輕,同時又具有很高的結構強度。實際上,鋁在金屬中是「比強度」(strength-to-weight ratio,又稱強度-重量比)最高的金屬之一,在重型機具的商業製造中,鋁因此極受歡迎。 防止洩漏的軸封和其他密封材料,通常是艉軸管的一部分,但亦可整合至螺槳轂中,以提高效率。密封劑可以根據船舶的構造和結構而變化。 在螺槳轂與船舶螺旋槳轉軸的連接處應使用密封劑,如填料函、端頭密封等。   三、 螺槳轂的維護操作 螺槳轂是一個重要的旋轉組件,需定期維護與保養,以使船舶平穩運作。通常有多種力量作用在螺槳轂上,包括振動力、水下壓力及離心力等。欲接近螺槳轂進行維護操作,必須將船舶移至乾船塢,使龍骨部分露出。然後,使用重型起重機將螺旋槳組固定在適當的位置,同時將其從螺旋槳轉軸上拆下。 如果是整體式螺旋槳,則使用特定升降機連接到螺槳轂上,並漸漸將整組向船尾移動。另一方面,對於組合式螺旋槳而言,如果只對單一螺旋槳葉片進行維修,則螺槳轂和其餘葉片可保留原樣,而重型起重機則只支撐住受影響的葉片。一旦將螺栓斷開連接後,便將葉片移至其他位置。然而,如果需要拆卸整個螺旋槳組,則此拆卸程序便跟整體式螺旋槳組的拆卸作業類似。 螺槳轂所需的一般維修操作,包括了重新研磨螺槳轂表面,使其更加平滑,以達到預期的結構。此外,如果有任何重大瑕疵,則會將該區域作重新鑄造或使用其他合金進行填補。 同時還要對銲接及其整體性進行檢查。維修時間可能需要幾個小時到兩週不等,取決於維護類型和損壞程度。除了對螺槳轂的外部結構,還要對VPP組和螺槳轂的機殼內部機具,以及內部軸封進行檢查。 四、 變距螺旋槳的螺槳轂控制 變距螺旋槳是一種能夠控制螺旋槳葉片螺距角的設計。由於葉片安置在螺槳轂上,因此在操縱螺距角的功能上佔有重要地位。VPP也稱為調距螺旋槳(CPP)。   螺距係指螺旋槳葉片繞其長軸旋轉時,所發生的角度變化。以船舶螺旋槳的案例來說,長軸從沿著葉片最長部分的螺槳轂中心,以徑向而向外延伸。葉片的形狀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葉緣 – 前緣與進入的流體粒子相遇,而後緣則對流出的流體質量重新指定方向而流出,藉以增加推力和加速度。透過旋轉葉片,可改變流體從螺旋槳流出的角度,進而改變了船舶的速度和控制。 VPP機具通常安置在船舶螺槳轂內。這是一項高度複雜的技術,在作業過程中需要非常準確。該機具包括了馬達和感應器,其作用是向艦橋報告資訊。 葉片採用組合式螺旋槳組的形式,但安裝在螺槳轂上的專用底座上。除了緊固件外,螺槳轂內還有精密馬達,可以使葉片圍繞其長軸而漸漸展開旋轉,以改變槳距。 使用VPP的方式如下: 1.船長命令改變螺旋槳的螺距,並將資訊傳達給船舶的相關部分。 2.檢查螺槳轂上的感應器,以確保當前設定遠低於允許的限值,並確保螺槳轂的內部空間不會發生溢流。 […]

向海致敬政策-廠商說明會

  為落實我國「開放海洋」之政策目標,行政院提出「向海致敬」政策,以「淨海、知海、近海、進海」為整體概念主軸,盤點各部會海洋活動推動方式,進行權責分工、擬定相關執行計畫。 經濟部工業局配合國家政策推動,以協助國內遊艇相關業者為目標,振興台灣遊艇製造業之能量,委請台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 (以下簡稱遊艇公會) 邀集遊艇產業相關企業,於2020 年 6 月 11 日在高雄 舉辦「向海致敬」政策說明會。 本次廠商說明會主軸在於介紹「向海致敬」各部會分工及推動工作,亦針對遊艇產業提出政策方案說明。當日共有臺灣遊艇工業同業公會、嘉信遊艇股份有限公司、VETUS-MAXEWELL APAC LIMITED.、大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海洋服務有限公司、先進複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宏昇螺旋槳股份有限公司、宏海遊艇股份有限公司、科建鋁船股份有限公司、般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強生遊艇股份有限公司、統怡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進旭有限公司、煌翔企業有限公司、嘉鴻遊艇股份有限公司、銘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瑞孚宏昌船舶推進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業者共襄出席。 會議中除了瞭解國內遊艇產業經營現況,並由遊艇公會龔俊豪理事長及船舶中心周顯光執行長共同與業者進行意見交流,最後彙整遊艇產業業者之建言,向政府提出產業未來願景,研擬務實之具體規劃,以利政府順利推動遊艇產業發展振興方案,落實「向海致敬」之政策。   資料來源: 船舶中心,06/11/2020

台灣第一艘風場運維作業船(SOV)

台灣第一艘風場運維作業船(SOV) SMST接受委託向第一艘在台灣水域運營的風場運維作業船(SOV)提供模組化任務設備的Access & Cargo Tower,SMST的系統軟體將支持船舶的運營,提供人員和貨物的轉移。 越南的Vard Vung Tau造船廠接受SMST交貨合約為大三商航運公司新建SOV,大三商航運公司由日本船東MOL和台灣大同海洋公司合資成立,此SOV將設有SMST的Access & Cargo Tower設備,Access & Cargo Tower有著運動補償舷梯與3D運動補償起重機功能,SMST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交付其設備。 “舷梯將配備輔助著陸裝置,船橋上將安裝一個共享的操作員座椅,以控制起重機和舷梯。SMST銷售經理Menno de Jong解釋說,這將提高船舶的整體效率。“我們非常期待在第一台亞洲SOV上投入使用我們久經考驗的系統。” Access & Cargo Tower設備 “我們很高興在我們的區域環境中體驗設備。 該船的設計已根據台灣海峽的情況進行調整,我們希望SMST設備完全符合我們的設計原則。我們相信,SMST在近海行業的知識和經驗將使我們的運營受益。”大三上船務所所長Hrong-Nain Lin先生說。 該SOV將是亞洲首款此類產品,其開發目的是為Ørsted的維護支持業務提供服務,該合同為台灣大彰化海上風電場簽訂了15年的合同。 SOV採用VARD 4 19設計,由Vard Design與客戶和合作夥伴密切合作開發。 該船將在越南Vard Vung Tau建造,計劃於2022年上半年交付。 沃旭能源(Ørsted)正在台灣附近的彰化縣大開發四個海上風電場,這些站點的潛在產能為2.4吉瓦,有望為台灣280萬戶家庭供電,其中包括距台灣彰化縣西海岸35至60公里的彰化1和2a大區,它們將由111台Siemens Gamesa SG 8.0-67 DD海上風力渦輪機組成,每台風力渦輪機的容量為8 MW,預計風電場將在2022年投入運營,其總裝機容量約為900兆瓦,足以為約100萬台灣家庭提供綠色電力。 大彰化2b和4將毗鄰900兆瓦的大彰化1和2a海上風電場,Ørsted目前正在建設920兆瓦的大彰化2b和大彰化4海上風電場。 按照當前的電網建設時間表,這些項目有望在2025年末確保電網接入。Ørsted期望在此後不久從這兩個項目中產生第一批電力,並在2026年全面調試風電場。 資料來源: 1.4coffshore 2. Offshore Wind Industry

大型商用遊艇法規介紹

紅旗集團(REG)開發了一種新的遊艇規範制度,名為紅旗集團遊艇守則。該守則合併了更新版本的大型遊艇規範(LY3)和最新版本的乘客遊艇規範(PYC)。 該守則的目的是進一步發展公認的大型遊艇規範及乘用遊艇規範的行業標準(LY3 & PYC),結合自1997年的海岸警衛隊發布第一版大型遊艇規範以來,近20年紅旗集團成員監管大型遊艇行業的心得經驗。 守則中強調必要的步驟,以適應最新四年國際海事組織的應用和其它同等公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 載重線國際公約Load Line & 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STCW)的修正周期。這將使紅旗集團遊艇法規對行業變化和發展更具活力,同時放慢年度乘客遊艇規範的版本(PYC),以持續滿足客船新的國際要求。 新的紅旗集團遊艇守則是一個具有2個部份的共同附件所組成,例如舷外作業系統和直升機降落區,使建造商和設計師能夠繼續認可現有紅旗集團法規熟悉的格式。A部分新版本的大型遊艇規範(LY3)將繼續適用於載重線長度為24米及以上,商業目的是用於運動或休閒,不運載貨物且運載不超過12名乘客的遊艇。B部分包括最新版本乘客遊艇規範(PYC)適用於任何尺寸的,私人使用或從事貿易的遊樂遊艇,該遊樂遊艇載有12名以上但不超過36名乘客且不運載貨物。 新守則提供廣泛產業使用的最佳實務和國際標準例如國際標準組織(ISO),並遵循了國際海事組織(IMO)的首要職責,即以法規為形式增加基於目標的標準,提供遊艇設計和構造更大彈性與創新的空間。 新的紅旗集團遊艇守則將於2019年1月1日生效,使業界有時間熟悉它。新守則還具有所謂的追溯性應用條款。這意味著2019年1月1日開始為首年度,該守則中的某些部分不僅適用於新船,而且還適用於目前已根據大型遊艇規範或客船遊艇規範進行認證的現有船隻。 資料來源:Levanto

防疫專區

【3/30更新】針對新冠肺炎之政策及宣導: 1.疫後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6000元,登記入帳資料都有嚴格加密,專案結束後1個月完全刪除,請民眾安心。詳情請至6000.gov.tw官網查詢。 2.疫後全民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6,000元,政府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如有疑問,請撥免付費專線電話「1988」洽詢。 3.流傳不明「確診者、防疫、紓困之補助或津貼」等詐騙訊息,請勿點擊填寫。 4.3/20起COVID-19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改為0+n自主健康管理,詳情請洽疾管署官網「輕症免隔離,邁向疫後新生活」專區。 5.疫苗加一,解封安心 ! 3/6-4/30期間,未曾接種過任何1劑、尚未完成基礎劑、6歲以上未接種過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民眾,無論之前打幾劑,間隔3個月都可接種(部分情形除外,詳見疾管署官網)。 6.6歲以下幼童、長者與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病患者感染併發重症機率高,鼓勵接種疫苗追加劑,降低感染併發重症風險。 7.室內戴口罩規定放寬「醫療照護、公共運輸」仍應戴口罩;有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人潮聚集等情形建議要戴口罩,其餘場所由民眾自主決定。 8.開放第11輪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購買,每身份字號至多可購買6份30劑,並可分次購買(1份5劑共500元/次數不拘/可代購)。 9.已接種高端疫苗有出國需求民眾,可接種1-3劑我國核准之COVID-19疫苗。 疾管署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專區 旅遊疫情建議國家名單及配合措施

恭賀!本中心科專計畫榮獲【109年度法人科專成果表揚-優良計畫獎】

船舶中心所執行之科專計畫「船艇電能驅動整合技術開發計畫」榮獲109年度法人科專成果表揚「優良計畫獎」,並於109年8月21日(星期五)下午於科專首長策略會議上接受表揚。 船舶中心於本年度科專首長會議之頒獎典禮中頒發接受表揚(左一為科技會辦蔡志宏執行秘書,右一為船舶中心周顯光執行長)     科專成果-優良計畫獎介紹: 經濟部技術處為加強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執行成效、宣傳推動科專成果多元化運用及強調『創新研發』精神,辦理「法人科專成果表揚」活動,而「優良計畫獎」為技術處盤點各結案計畫之執行狀況與亮點,經年度評選,獎勵具有完整成果與成果運用良好,且具體可行之計畫,該獎項為經濟部技術處設置9個獎項中之最高榮譽。 船舶中心得獎專案背景介紹: 船舶中心於106-108年度執行經濟部科技專案「船艇電能驅動整合技術開發計畫」,該計畫於108年度獲得法人科專成果表揚「科專成果場域應用獎-場域擴散類」,並於全程結案後深獲委員及業界的肯定。 「船艦級關鍵技術開發計畫」106-108年全程期末實地查證現場,委員實地查核「旗福一號」(為國內首艘電動渡輪) 船舶中心周顯光執行長為審查委員講解電動渡輪技術亮點 106-108年全程期末查證審查會議

資安宣導: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

資安宣導:台灣電腦網路危機處理暨協調中心 TWCERT/CC是我國企業資安事件通報及協處窗口,將提供企業資安事件諮詢及協調協處服務, 推動資安情資分享、舉辦資安宣導活動,厚植企業資安認知,亦為我國對國外CERT組織聯繫窗口, 促進國際資安交流合作,共同維護台灣網路安全,提升台灣整體資安防護能量。 相關連結 1. TWCERT/CC 官網:https://www.twcert.org.tw 2. 資安情資電子月報訂閱服務:https://www.twcert.org.tw/tw/sp-epap-subform-1.html 3. 惡意檔案檢測服務:https://viruscheck.tw/ 4. 企業資安事件通報:https://www.twcert.org.tw 5. 釣魚網站通報:https://www.apnow.tw/ 6. 產品漏洞通報:https://www.twcert.org.tw/tw/lp-132-1.html 7. TWCERT/CC FB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twcertcc/ 8. 專屬服務信箱:twcert@cert.org.tw

實現回收合規性的安全途徑:DNV-GL協助船東決策的新指南

船舶回收:應對複雜的監管環境,幫助船東在法規環境中應對日益複雜的回收問題 世界領先的船級社DNV GL發布了有關船舶回收的新指南,幫助船東應對日益複雜的法規環境。 在尚未實施《 IMO香港公約》的情況下,嚴格執行《歐盟船舶回收條例》(EU SRR)和《歐盟廢物裝運條例》(EU WSR)意味著船東必須仔細計劃其船舶使用壽命。 於船隻生命週期結束時如何處理,且尋求做出明智,經濟和負責任的決定的船東面臨著比過去更加嚴格和複雜的國際,區域和國家要求。對於不服規定的船東,監管機構予以重大經濟處罰甚至是刑事罪行,因此船東需要謹慎周全的策略來處理船舶的拆船作業。 DNV GL-海事部CEO KnutØrbeck-Nilssen表示:“船舶回收是行業內可見到更大壓力的領域,無論來自監管者,更廣泛的利益相關者團體還是公眾。”“這意味著確保合規性對於希望保護自己的聲譽和業務的船東至關重要,同時要建立信任關係,使他們的船以安全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回收。” 新指南:“船舶回收:應對複雜的監管環境”,旨在為回收船舶提供更好的依據。 它列出了主要的回收方案,法律風險,聲譽風險和財務風險,並提供了一個過程,可以幫助您按照公認的法規和標準,來評估單個船厰能否將回收工作進行到可接受的水平。DNV GL設計此流程的目的是,在缺乏歐盟計畫以外的國際認可證書的情况下,當業主應對不在歐盟準予名單上的造船廠時,為業主提供一個作業上的範本。 DNV GL –海事部的Jannicke Eide Fredriksen表示:“最近的案例表明,如果對船舶回收這一複雜監管環境內的風險沒有清晰的認知,船東會發現自己面臨著重大的財務和機會損失。”“有了這項新指南,DNV GL會通過列出所涉及的標準以及要考慮的許多關鍵因素來協助船東的決定,其主要目標是處理未列入歐盟批准清單的船廠。”   資料來源:Maritime,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