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特色遊艇獎」—Horizon FD102
2021「特色遊艇獎」 艇名:Horizon FD102 船東:Dave Cophams 遊艇廠:嘉鴻遊艇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嘉鴻遊艇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 Video
This author has yet to write their bio.Meanwhile lets just say that we are proud Janet Tsai contributed a whooping 348 entries.
2021「特色遊艇獎」 艇名:Horizon FD102 船東:Dave Cophams 遊艇廠:嘉鴻遊艇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嘉鴻遊艇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 Video
2021「年度遊艇獎」 艇名:Hylas 57 船東:Paggy Huang 遊艇廠:奎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Dixon Yacht Design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Hylas 57 Video
2021「特色船舶獎」 船名:PP-3581 船東: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 船廠: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 VIDEO
2021「特色船舶獎」 船名:K120 船東:國防部 船廠:罡旻企業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罡旻企業有限公司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 Video
2021「年度船舶獎」 船名:新海研1號 船東:中華民國科技部 船廠: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機構: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得獎評語 船雜誌介紹專文-新海研1號 Video
上圖是從國際太空站拍攝的勒阿弗爾(Le Havre)。在勒阿弗爾市的 Quai Hermann du Pasquier 附近,一座離岸風場即將完工,並於 2022 年啟用,該離岸風場被譽為「法國最大規模的工業再生能源專案」 在實踐能源轉型時,海事政策是拉鋸的關鍵戰場之一。但是在許多港口,人們已經意識到它們在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脆弱性,因此各方已積極致力於布局永續發展策略。 根據最新的研究,海平面到了2100年將大幅上升(平均從 1.1 公尺上升到 2 公尺),使世界上大約 14% 的主要海港都面臨沿海水災與侵蝕的風險。法國的港口,包括了 66 座主要業務為海上貿易的海港,也都無法倖免於此威脅,因而必須重新調整其基礎設施。 海上運輸約佔全球商品貿易量的 80%,航運業則佔有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3%,而在過去 20 年中,航運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比原本增加了 32%。若人們毫無所作為,2050 年時航運業的碳排放量恐將攀升至全球的 17%。 我們必須進入「未來港口」的時代。港口統御著全球化的經濟活動,是真正的「能源樞紐」,集各種運輸(海路、陸路、水路和航空)之大成。現在港口的經營目標,是減少房地產,對環境更加友善,並且以更好的方式融入城市,特別是透過「都會區港埠」的概念進行改變。 一、 免用石油 我們至少需在2030 年至 2050 年間注入 1 兆美元的投資,才可能在 2050 年前將航運的碳足跡減少 50%。截至去年為止,石油衍生燃料佔了運輸能源消耗的 95%。預測同時指出,此二十年間的海上交通量將增加 35% 至 40%。 在新的環境政策標準下,海運產業對於碳氫化合物的高度依賴,也使其經濟上的脆弱性嶄露無遺。 自 2009 年以來,法國的液體散貨運輸量,除了 2017 年略升(2.1%),每年都在持續下降(自 2016 年以來平均下降 3%)。而燃料運輸(占主要海港運輸重量的 50%)更是自 2008 年以來減少了 […]
Bladt Industries、EEW Special Pipe Constructions、Sif Dutch、Smulders Projects Belgium和Steelwind Nordenham已組成離岸風電基座聯盟(Offshore Wind Foundations Alliance, OWFA)。 該聯盟已經在布魯塞爾開始與歐盟政策制定者分享其專業知識,作為歐洲海上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相關政策領域戰略的一部分。 聯盟希望提高人們對離岸風電基座在歐洲離岸風電場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的認識,以及從一開始就完成基座投資的價值。 聯盟表示“雖然離岸風電已經為歐盟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標做出了貢獻,且是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領頭羊,但關鍵要素—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基座—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迄今為止沒有在公共議題中得到重視,出於這個原因,五家擁有一流工程專業知識生產離岸風電基座的歐洲公司決定聯手創建離岸風電基座聯盟(OWFA)”。 該聯盟表示,它倡導在擁有一流行業領先的歐盟品質和環境標準下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環境的離岸風電基座市場。 此外OWFA 表示應從盡可能縮短供應基座的運輸距離,以達到減少碳足跡(carbon neutrality)的目的。 資料來源:OffshoreWIND.biz,2021/07/30
本報告為DNV 2021年發行刊物「能源轉型展望技術進展報告(Energy Transition Outlook 2021)」部分內容,探討未來五年主流能源轉換技術將如何發展並介紹10項領先能源應用技術。鑒於全球需要更快地過渡應對具深度去碳化之能源系統,以致力每年減少約 8% 的碳排放量,確保未來能源使用符合《巴黎協定》設定要求,達成限制全球氣溫升高幅度介於 1.5度~2度之目標。透過這份報告,DNV從世界主要能源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包括生產端、運輸端和最終使用端得出見解。 文中評析10項領先之能源應用技術的說明摘要,綜整如下表: 一、 離岸浮動式風電(Floating wind) 浮動式風力發電擷取從海上中獲得豐富的風力資源,相比於固定式海上風力發電相比多了將近四倍之多。這為海上風力發電之場域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包括可以選擇利用風速較高以及對環影響較小的場域。在未來的五年中,我們希望看到浮式風力發電的重大技術發展,以降低成本、擴大規模並提高適用性。 二、 太陽光電發電系統(Developments in solar PV) 太陽能光電 (PV) 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可再生電力能源之一,未來預估將再繼續加速增長。DNV可預見未來幾十年,太陽能發電量可從2019年 0.8 PWh 增長到30倍,預估2050年達到22PWh。 三、 廢棄廚餘發電(Waste to fuel and feedstock) 廢棄廚餘物漸漸被視為錯置的資源,這特別適用當全世界每年超過 20 億噸的廢棄廚餘。隨著快速城市化,2050年將預估將增加60%以上,這些廢起廚餘物大部分是有機的,還有其他可燃物,例如塑料,長期以來一直透過焚燒來獲取能源。近幾十年來,主要用一般固體廢棄廚餘物作為廢棄物能源化的來源產出甲烷和生物柴油,已備受世界關注。 四、 低碳排放管線(Pipelines for low-carbon gases) 隨著來自利害關係人的壓力以及政府通過零碳排放政策的相關立法,工業正在加速發展全世界迫需發展去碳化生產及消耗分子能碳氫化合物之解決方案。管線在傳送能源時扮演關鍵角色,但如果於新設計、建造及運維沒有考量這方面設計問題的話將會承擔安全及財務風險。 五、 高壓直流海上輸電網(Meshed HVDC grids) HVDC(高壓直流輸電)是一種長距離傳輸大量電力和特殊應用的高效替代方案,鑒於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系統的關鍵推手,HVDC準確地在塑造未來的電網。高壓直流海上輸電網成本效益高,可大規模遠距再生能源整合資源。雖然 HVDC 項目受到陸上電網兼容性的限制,以及缺乏跨區域和國際合作模式,但亞洲的HVDC電網應用已經證明了其技術可行性。在這一章當中,DNV討論了 HVDC 電網的各種方法及其潛在執行中的障礙。 六、 新電池技術(New battery technology) 鋰離子電池重塑可攜式電子產品、促進電動汽車發展,並將成為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1970 年代首次被提及並在早期由索尼(Sony)在1990年代早期發展可攜式電子產品,這些輕巧且功率高的產品電池已大部分取代了為電池供電的舊鹼性電池,例如20 […]
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及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於110年8月28日至29日,假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系館舉行「第三十三屆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研討會暨科技部成果發表會(SNAME 2021)」。兩天的活動包含學生論文競賽、產學論壇及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第五十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本次議程有各大學院校優秀論文發表,及產學論壇分成三大主題「先進船艦之設計與建造」、「智慧及環保之船舶機電系統」與「海洋能源之開發與利用」等三大主題,邀請來自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SOIC)、CR財團法人驗船中心、中信造船集團,般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罡旻企業有限公司、宏昇螺槳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奉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聚德股份有限公司等業者經驗與成果亮點發表。 本活動第一天的第五十六屆會員代表大會特別邀請經濟部工業局林華宇組長針對2021「年度船舶獎」─台船的「新海研1號」;2021「年度遊艇獎」─奎隆實業的「Hylas 57」;2021「特色船舶獎」─罡旻企業的「K120」與中信造船的「PP-3581」;2021「特色遊艇獎」─嘉鴻遊艇的「Horizon FD102-002」進行頒獎。此次精彩的活動有分別來自產、官、學各界之賢達人士踴躍的參與,提供造船暨輪機工程師與研究人員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機會,並且藉由船舶及遊艇頒獎,促進國內造船暨輪機相關研究領域知識交流與發展。
敬邀參加船舶中心線上『2021離岸風電浮式基礎發展策略研討會』 本研討會目的在於集合國內潛在之浮式風電供應鏈,展現與說明各自於此方面之能量與未來發展布局,期能對浮式基礎各面向之發展提出可行之發展方向。 點我報名 指導單位:經濟部能源局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協辦單位:台灣風能協會、台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 會議聯絡: 若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信或來電洽詢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葉宣妤小姐 0985-395-536
Taipei Office:
251401, 14F,No.27, Sect. 2, Zhongzheng E. Road, Tamshui Dist., New Taipei City, Taiwan, R.O.C
TEL:+886-2-2808-5899 FAX:+886-2-2808-5866
Zhongzheng Office:
800306, Rm. 3, 7F., No. 182, Zhongzheng 2nd Rd., Xinxing Dist., Kaohsiung City 800, Taiwan, R.O.C.
TEL:+886-7-223-9822 FAX:+886-7-224-8247
Kaohsiung Office:
801662, 10F., No. 436, Chenggong 1st Rd., Qianjin Dist., Kaohsiung City , Taiwan, R.O.C
TEL: +886-7-201-0885 FAX:+886-7-201-5885
Pioneered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804060, 8F., No.335, Wenxin Rd., Gushan Dist., Kaohsiung City, Taiwan, R.O.C.
TEL:+886-7-582-3228 FAX:+886-7-552-4892